1xbet-韩媒评国足,实力差距悬殊 洪明甫实验意义有限
韩国媒体《足球评论》近日发表专栏文章,探讨了中国男足在近期热身赛中的表现,该文直言中国男足现阶段“实力太弱”,并指出韩国传奇球员洪明甫执教中国队所进行的阵容与战术实验“实际意义有限”,文章言辞犀利,在韩国足球界引发广泛讨论,同时也让中韩两国球迷对这场实力悬殊的对话感到“十分遗憾”。
这场争论的源头,是上周中进行的一场国际足球友谊赛,由中国男足对阵一支来自西亚的球队,尽管具体比分在此不再赘述,但比赛过程中呈现出的内容足以支撑韩国媒体的观点,中国队无论在个人技术、战术执行力还是比赛节奏方面,均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整场比赛,进攻组织滞涩,防守漏洞频出,几乎未能给对手造成实质性威胁。
韩国媒体特别聚焦于中国队主帅洪明甫的排兵布阵,作为曾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带领韩国队闯入四强的功勋球员,洪明甫的执教生涯也备受瞩目,文章认为,面对中国足球当前的现实土壤,洪明甫所尝试的技战术打法如同“无根之木”。“他试图灌输的现代足球理念,包括高位逼抢、快速地面传导,需要球员具备出色的基本功和战术理解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球员最欠缺的。”文章分析道,“无论洪教练如何调整阵容、变换套路,其结果都像是用一台低配置电脑运行大型软件,终究难以流畅,实验的结果自然缺乏参考价值。”
这种“实验意义有限”的论断,背后折射的是中国足球长期以来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男足的“弱”,并非一朝一夕之果,而是青训体系薄弱、联赛竞争质量不高、足球文化贫瘠等多重因素叠加后的必然表现,当邻国日本、韩国不断有球员登陆欧洲顶级联赛并成为中流砥柱时,中国球员却难以在海外站稳脚跟,国家队的整体实力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指望一位教练通过短期的调教来彻底改变球队面貌,无疑是不现实的,洪明甫的执教更像是在有限条件内进行的“修补”,而非根本性的“重建”。
韩国足球界人士的态度也颇为复杂,他们对洪明甫的执教前景表示同情与理解;也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滞后感到惋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K联赛教练表示:“洪明甫教练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接手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足球需要的是系统性工程,而非单个教练的魔术,现在的比赛成绩和内容,并不能真正检验他的执教水平,因为平台的基础太薄弱了。”这种观点代表了许多专业人士的看法,即评价洪明甫的成功与否,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国家队的几场热身赛成绩。
中国球迷的反应则是失望与无奈交织,许多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坦言,虽然对韩国媒体的尖锐批评感到不适,但不得不承认其言论切中要害。“我们何尝不知道球队弱?但每次还是抱着希望去看比赛,结果一次次失望。”一位名叫李伟的北京球迷说道,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中国球迷群体中普遍存在,他们渴望看到改变,却又对改变的缓慢感到焦虑。
对于洪明甫本人而言,执教中国男足无疑是其教练生涯的一次重大冒险,他带来的新思路和新要求,短期内必然遭遇水土不服,阵痛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中国足球的管理层和整个社会能否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并同步推进那些更为根本的改革,否则,洪明甫的实验很可能如韩媒所预言的那样,沦为又一次“无谓的尝试”,而中国足球也将继续在低谷中徘徊。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中韩足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韩国足球多年来坚持技术流道路,重视青训,形成了良性发展循环,而中国足球则屡屡在急功近利的泥潭中挣扎,反复折腾,未能形成稳定的风格和体系,这场由一场比赛引发的媒体评论,实际上再次提醒中国足球:唯有放下浮躁,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做起,才能真正缩小与亚洲顶尖强队的差距,否则,类似的批评和遗憾还将不断重复。
这场比赛及其引发的讨论,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国足球与世界乃至亚洲先进水平之间的真实距离,洪明甫的实验能否最终获得意义,恐怕不取决于其本身,而取决于中国足球能否真正开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否则,所有的努力都难免被外界视为“意义有限”,而留给所有人的,也只能是深深的遗憾。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留言